NEWS INFORMATION

新闻资讯
中国新发现十亿吨级大油田!曾经石油能源被卡脖子,是否能破局?
来源: | 作者:extrong | 发布时间: 1511天前 | 713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提到迪拜,大多数人都会立刻联想到高耸入云的帆船酒店、三百个人工小岛组成的“世界岛”以及迪拜皇室高调铺张的行事作风。中国人从古至今视作财产的黄金,对于迪拜人而言却是再普通不过的东西。他们不仅买卖黄金跟买卖白菜一样,为了促进黄金消费,还会将其打造成更为讨喜的三色金。打磨产生的黄金碎块,则会变成女性用来敷脸的金粉。而让迪拜变得如此富有、早些年高速发展的大功臣,就是它们丰富的石油资源了。

石油资源,既昂贵又稀缺。

石油作为燃料资源,是在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能源资源。汽车、飞机、轮船等众多交通工具都得依托石油作为燃料,才能够肩负起运载商品、方便人类出行、提供物流活动的工作。就连探索宇宙的航空火箭,也要靠着石油作为燃料为它能够成功上天助力。二战时期,日本就曾因为没有石油,好好的军舰不得不放在港口里赋闲。由此可见,石油对于国家而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。

中国一向地大物博,在石油能源上也是资源丰富。不过由于消耗量太大,中国石油供不应求,反倒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进口国。而石油的珍贵程度,导致它作为进出口商品的价格居高不下。这也是为什么中国明明是一个石油大国,油价却一直不降反升。

2020年全人类最关心的事情就是新冠疫情,由于疫情的影响,许多国家的商品无法像往常一样跟其余国家进行正常进出口贸易,石油也是如此。大多数国家都在与新冠病毒苦苦对抗,国际油价久违地遇上了暴跌的情况。中国作为率先从新冠疫情中稳住阵脚的国家,借此机会囤了不少低价石油。甚至在去年五六月份的时候,中国几乎是中东原油唯一的客户。

即便如此,在中国石油的消耗量面前,去年囤的石油储备依旧捉襟见肘。根据相关数据统计,按照目前的石油消耗速度,到了2020年年底,中国的石油储备将会只剩下100天的净进口量。中国石油如此紧缺的原因,除了消耗量大以外,是否还有别的因素?

开采石油有地形当“拦路虎”,进口石油被美国“卡脖子”。

中国并非石油资源匮乏的国家,石油资源储蓄量在世界名列前茅。不过大多中国石油所在的地理位置,并不利于展开开采活动。绝大部分石油资源位于人口密集的内陆地区,一旦进行开采,可能会对周围人们的安全问题造成一定的威胁。毕竟需要让机器深入地底,具有引发人工地震的风险。而且开采石油需要大量的水,这些内陆地区的水资源并不足以满足石油的开采需求。如何合理引入大量的水、如何不损伤地层、如何不对周围密集人口的安全问题造成影响,这些都是中国石油在开采问题上遇到的“拦路虎”。

不开采的话,中国现有的石油资源显然不足以支撑目前的石油消耗量。那么,进口石油资源就成了获取足量石油的唯一方法。根据数据表明,中国在石油方面对外的依赖度逐年增加。但在国际石油市场上作为消费者的中国,却并不自由,这是为何?

中国的石油来源进口国里,大部分国家都由美国长期经营。而少部分与我国交好的石油进口国,在石油贸易上总会遇到美国使出的绊子。短短三年的时间里,这些国家都慢慢从我国的石油进口国名单里销声匿迹。目前的石油进口国中,除了不会任由美国遍布的俄罗斯和伊朗,剩下80%的国家都与美国关系亲密。也就是说,中国在石油进口方面,会受到相当大一部分来自美国的限制。面对这种“卡脖子”的情况,中国并未坐以待毙。

建设管道运石油,提倡安全保能源。

面对石油能源这一严峻局面,中国为“破局”采取了不少努力。依靠着与第三国的友好关系,中国通过不懈努力交涉,先后修建了三条陆路油气通道,由此避开了在美国眼皮下的海上运输通道。同时,对于本国适合开采的油田,中国也没有放弃寻找。就在神舟十二号圆满升空后一天,中国经过长达6年的勘测,发现了10亿吨级的超深大气油田。经过专家的实地考察,这片油田有望为中国推翻石油困境添一份力。但这些努力在庞大的石油消耗量面前,终究是杯水车薪。

对于石油问题,治标没用,需要治本。中国虽然在石油上受到限制,但在电力方面却是妥妥的富翁。近几年国家大力推崇新能源汽车,为此还出了专门的政策补贴,让老百姓花小几万块的价格就能拥有便捷的交通工具,这样做的原因也和石油有关系。新能源汽车的出现,不仅能够减弱石油在交通领域的地位,在石油能源方面获得相对的安全,还能促进新产业的发展,为国产汽车产业实现“弯道超车”提供机会。对于环境保护而言,新能源汽车造成的污染也远远小于传统汽车。

在中国的不断努力下,石油安全困局或许能够很快在未来的某一天被推翻。当彻底摆脱石油依赖、实现能源自由后,相信不再被美国用石油“卡脖子”的中国,会有更为惊人的崛起速度。